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校园新闻    >> 正文

    校园新闻

一场学习盛宴,一生职业坚守 ——湖南师大附小骨干教师赴北师大研修活动圆满结束

发布人:日期:2021-07-29浏览数:

 

前言

为进一步促进教师队伍持续高质量发展,培养一支开拓创新、专业睿智、爱岗敬业的骨干教师队伍,2021725日至29日,我校52名骨干教师赴北京师范大学开展为期5天的专题培训。此次活动由李晓玲校长亲自策划,教师发展处牵头组织,经过近一个月时间的课程调研、项目对接等筹备工作,终于得以顺利开展。

1

开班仪式

开班仪式上,北京师范大学继续教育与教师培训学院非学历教育发展顾问(原院长)吴圣谷致欢迎词,吴老院长介绍了北京师范大学的历史文化及此次研修班的重要意义,对我校教师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

湖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校长李晓玲代表我校对北京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开办此次研修班表示衷心的感谢,强调了此次研修的重点方向及注意事项,并对本次学习提出要求,希望老师们在此次宝贵的学习中积极转变角色,努力汲取知识。

学员代表蔡佳老师,代表所有参培人员对主办方及学校表示感谢,并表示一定会珍惜这次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与所有学员携手度过充实而难忘的学习时光。

 

2

系列讲座

主题1:教育,是温暖的

主讲人:万平,北京市东城区史家胡同小学教师,语文学科市级带头人,北京市德育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

 

主题2:史家小学“博悟”课程的开发与实施

主讲人:郭志滨,北京市东城区史家胡同小学副校长,北京市道德与法治学科特级教师、高级教师。

 

主题3:有效而有趣的教学

主讲人:阚维,北京师范大学副教授、教育学部党委副书记,北京市“优秀青年教师” “十佳师德标兵”。

主题4:基于认知规律的高效课堂教学——教育中的心理效应

主讲人:刘儒德,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新世纪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

主题5:听读,迈进学校学习的门槛

主讲人:郭锋,北京市朝阳区教研室副主任,特级教师,全国公益推选“十佳校长”,北京师范大学兼职研究员、湖南大学硕士生导师。

主题6:教育教学中的教育统计与数据挖掘

主讲人:李刚,中国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协同创新中心讲师,主要承担PISA项目的组织实施与研究工作。

主题7:有效的教学评价

主讲人:赵德成,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博士生导师,先后被评为中国人文社科最具影响力青年学者、中国哲学社会科学最有影响力学者。

主题8:混合式学习与教师专业能力提升

主讲人:郭玮,北京市西城区教育研修学院小学英语研修员,中学高级教师,北京市骨干教师,北京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小学英语专家。

3

学员风采

学习期间,学员们严格执行研修计划,恪守学习纪律,以饱满的热情积极投入到每天的学习中。以小组为单位开展的各项活动,包括学员主持、代表发言、课后总结、美篇分享等,充分彰显了团队学习的活力和凝聚力,极大提高了研修效率。

 

4

  结业仪式

结业仪式上,研修班班主任姜方华老师表达了对我们的不舍,期待下次再会于北京师范大学辅仁校区。

学员代表谭梁老师发言,他感谢学校领导提供了这次宝贵的研修机会,感谢北京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创造的良好学习氛围,并结合自己的学科教学及育人工作分享了此次培训的收获。

党总支书记周凯兴作总结讲话,他鼓励老师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学以致用,将本次研修中学到的先进教育教学理念和手段运用到日常的教学当中。

至此,湖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骨干教师素养提升研修班的学习圆满落幕,五天的学习规格高、覆盖广、内容新,让老师们受益匪浅。

5

学习感悟

此次研修活动老师们收获颇丰,大家进行了系统的专业培训,教育教学理念也得到了充分的提升。满载而归的老师们纷纷表示要把学习到的先进理念运用到教育教学工作中去,让附小学子受益。

学员心得:

很荣幸在北京这座古老辉煌的都城里,在气派非凡的恭王府旁,在古朴雅致的北京师范大学辅仁校区里与史家小学的郭老师相遇,跟随郭老师认识了很多有趣的文物,这些文物有大有小,有流芳百世的艺术珍品,也有寻常人家的生活器皿,这些文物承载了中华上下5000年的文明进程。郭老师带来的博悟课程从学生的真实生活出发,以丰富多样的探究方式,将多种学科知识进行融通,带领学生探寻文物背后的故事,追溯中国古人的智慧,传承中华千载传承的美德,夯实学生的文化自信,激发学生内心的民族认同感与归属感。

郭老师的讲座给身为美术老师的我,打开了一扇窗,让我想起我们的湖南省博物馆里马王堆汉墓中挖掘出的工艺繁复的漆器,秀美的丝织衣物,奇幻的彩棺帛画,如果能在学生的生活中找到美术课堂与千年文物的连接点,通过文物中的美回望楚人来时的路,激发学生对我们湖湘文化的兴趣,感受湖湘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

                                                   李贞. 2021.7.25


今天非常有幸能听到北京史家小学万平老师的分享,真是不虚此行。谈谈几点感受:

虽不能至,心向往之。我和万老师的工作经历颇有相似。从教期间担任音乐教师、大队辅导员,也荣获省市级优秀大队辅导员称号等。但想成为像万老师这样优秀、极致的教育者,是我不断前行的目标。

聆听分享,收获颇丰。万老师用亲切幽默的语言娓娓道来她的教育教学故事。从点的故事开启了我们对教育的温度;引领我们从热爱孩子、相信孩子、了解每个孩子、把自己当孩子四个维度做一名好老师;激励班主任们在平凡的岗位上书写自己的教育梦,做幼小心田的播种者、童蒙养正的奠基者、良好习惯的塑造者、生活状态的辅导者;巧用善善卡和善善岗,让善良无限传递,让平凡的池水变成金海;一盏灯、一辆车、一座桥,用一个初心三个一,形成家校合作共育的目标,从始至终,点亮着每个孩子,将向善向上的种子播散在孩子的心田。

汲取养分,知行合一。万平老师就一个,不可复制。想要成为这样的好老师需要下功夫,不断汲取养分,一步一个脚印,把细小的事情坚持做。好老师渡人渡己,好老师是灯塔,点亮前行的路。

我的爷爷和爸爸也是一名普通的老师,今年爸爸申请了县里首届教育世家。而我,从2004年踏入湖南第一师范,到今天走进北京师范大学研修,重找教育初心,这个初心也将不断鞭策我,在今后的教书育人生涯中必将竭尽全力,使我的每个学生都获得益处,构建属于自己的“教育鸟巢”。

                                       龙丽.2021.7.25


今天是收获颇丰的一下午。郭老师从为什么开发博悟课程、博悟课程的重要性、博悟课程的教学路径、特色、效果等多方面生动的向我们讲述了史家小学博悟课程的意涵。

每每讲到一个教学路径的课例时,我想不仅仅是每一位孩子,就连我们老师都想参与进去,想去体验与实践。在博悟课程中,每一门课程都变得非常的吸引力,不枯燥。我想这就是好奇心的驱使、思维的碰撞、团队的合作、文化的关联所起到的效果。就如活水注入清池,让每一位孩子在博与悟中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

博悟课程不仅重塑了学生,也刷新了我们教师的教育理念。我们需要不断创新我们的教育思维。

郭老师的讲座,为我们每一位教师打开了一扇全新的大门。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我们也一直在路上。一起努力吧!

                                           王芳. 2021.7.25


教学相长,学无止境,一线教学实践水平的提升需要紧跟理论前沿。刘老师的讲座恰到好处地拉近了教学实践与理论前沿的距离,把我带回了充实的学生时代,让我认识到要依据认知负荷理论合理安排课堂教学任务,设计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让每一节课更高效,让每个孩子的学习更有意义。刘老师送我们的“包子”和“擀面杖”引发了我们对教、对学的深度思考,对教师个人专业成长极具指导意义。

                                 武亚丽 2021.7.26


郭老师以一个正宗老北京腔的星巴克点单的视频,在笑声中拉开了我们学习的序幕。接着,我们从听觉学习的几个微视频入手,一个yarlynormal的听力游戏,让我们明白,原来每个人对同样的声音,听到的内容是不一样的,因为每个人接收到的频率不一样,所以听到的单词也不一样,甚至大相径庭,由此,可以看出,同一个老师授课,孩子接收的信息也是不同的,让我们明白作为老师应该关注孩子的个体差异,从而尊重孩子的自我成长。

接着,郭老师通过几个文献综述,总结出,虽然我们接收的信息大部分来自视觉,但听觉即时记忆时间却高于视觉即时记忆时间。

确实,在视觉信息充斥着我们眼球的时代,青少年近视率越来越高,越来越低龄化,郭老师倡导的听力学习,为我们打开了学习的另一扇大门,引领着我们朝多元化学习的方向迈进!

                                          . 2021.7.26


赵教授从一道如何求长方形周长的数学题开始说起,展开了教师教学评价的讨论。从数学题与生活中的联系来讨论,题目出的是否合理,教师对学生的回答做出评价,最终得出的结论是这位老师给予的学生评价是条件性肯定,而这种评价会使个体产生紧张感。在教授的讲座中,我边听边思考自己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是否做到将数学知识联系生活实际来进行教学。比如我在教学“进水放水问题”时学生学起来就感觉生活中很少有这样的问题,这样我们就应该考虑是否改变题型,联系生活实际来进行教学,这让我想到了我们在旅游参观的时候或者给手机充电的时候都有这样的问题(问题特征就是:进出同时进行),这样学生学起来才会感兴趣。数学来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在数学教学中,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在数学和生活之间架起桥梁,学生一定会亲近数学,运用数学的意识也会越来越强,如果能够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将数学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结合,那么在他们的眼里,数学将是一门看得见,摸得着,用得上的学科。这样,学生学起来自然感到亲切、真实,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用数学眼光来观察周围事物的兴趣和意识。在我的教学评价中,我有意无意的也和这位老师一样做过条件性肯定,然而并没有意识到这种评价方式累积到一定量后带来的不好的结果,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应该多做无条件性肯定,多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

                                刘沛宇.2021.7.28

2021729日,湖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骨干教师素养提升研修班圆满告一段落。这五天的学习,规格高、强度大、覆盖广、内容新,相信老师们都受益匪浅。

万平老师声形兼备,绘声绘色,声音富有感染力。给我感触最深的是万平老师讲的她与孩子们学习生活中的精彩实例,一盏灯、一辆车、一座桥的故事,相信大家还记忆犹新。

郭志滨老师以生动形象的语言给我们分享了《博悟课程》的开发与实践。注重内涵的挖掘,而不是信息的积累,重视孩子们辩证思维的培养。郭老师为我们打开了新思路,原来我们的课程还能这样教。

阚维老师不避讳的指出了“模式化”教学的种种弊端,提出超越学科边界,超越课程边界,超越课堂边界,超越资源边界,超越考试边界,通过有效而又有趣的教学构建高效的课堂。

刘德儒老师以神奇的7±2”导入,通过互动的形式给我们介绍了认知负荷理论。提出一节高效的课,要加大高效投入时间,减少附加认知负荷,增强生成认知负荷。

郭锋老师以短视频为载体,让我们知道了听的能力层次差异以及听的关注点不一样。之后重点介绍了听读课程,告诉了我们听读学习的价值和重要性。

李刚老师提出“怎样做试卷分析”,吸引了老师们的目光。李老师提倡“讲证据”的教育教学,告诉我们要用好考试,做好试卷分析和成绩分析,根据不同的难度来选择教学重点。

赵德成老师语言诙谐幽默,给我们带来了精彩的《有效的教学评价》专题讲座,引发了老师们对平时教学的深刻思考。赵老师列举了很多实例,告诉我们不能脱离实际教学情境,要与生活紧密相连,让学生学以致用。

郭玮老师的讲座生动有趣,插入了很多游戏互动环节。 她结合自身经历,介绍了自己对“混合式学习”认识的三个阶段,利用各种平台、工具来提升自己的信息素养,告诉我们终身学习的必要性,以应对未来。

对于此次的学习,万平老师的讲座让我记忆深刻。万老师以爱育爱,以能养能,善于抓住教育的契机,做着有温度的教育。万老师播种着幸福,一盏灯,文字是有力量的;一辆车,教育是一对一的;一座桥,不忽略每个学生,从始至终,为着儿童成长,为我指导后进生提供了经验。还有赵德成老师的《有效的教学评价》讲座,让我深思。不以结果为目的注重过程都是花架子。我们在进行教学的时候,要回到生活中去,创设合理的情境,引导孩子解决生活现象,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真正的做到学以致用,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我们利用课余时间反思白天所学,相互交流学习的心得体会。当然,我们不能止于此,“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期待着能把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到现实的教学当中去,使学生受益,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

                                            .2021.7.30

                                               

供稿:贾波

编辑:王雅涵

初审:周黎

终审:李晓玲 周凯兴

 





Baidu
map